五一过后就是端午节,而端午节的代表性食品就是粽子。近段时间,粽子产品正卖得火热。
销售旺季往往也是舆情高发的季节,2024年中秋节,卖月饼的接连塌房了几个。2025年的端午前夕,也有品牌陷入麻烦之中。
5月10日,江苏宿迁苏女士发布视频称,其在线下商店买的来伊份蜜枣粽,吃出疑似带血的创可贴,“恶心坏了!哪怕吃到苍蝇都不会这么气愤,这可是带人血的创可贴”。涉事产品生产日期为2025年4月2日,消费者称已封存证据并联系监管部门介入。
12315回复,一旦拆封得找生产厂家。
5月10日晚,来伊份回应媒体称“深感抱歉”,并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。
5月12日凌晨,来伊份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,宣布全面下架涉事批次产品,并承诺承担消费者医疗费用、提供退换货及等额补偿,若确认生产环节问题将追责。
涉事产品外包装显示委托方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。五芳斋客服最初否认代工,后改称“正在核实”。
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、总裁郁瑞芬回复记者称,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中心嘉兴基地于2025年5月10日向来伊份公司提供了一份说明函,说明函显示“该视频和图片中‘创口贴’带入产品中可能性极低。此反馈具体情况判定还需实物样品进行比对,希望能将实物样品回收分析。”
五芳斋于5月13日凌晨发布声明,表示公司高度重视,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,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排查,协同合作品牌方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,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检查。
舆情趋势
根据识微商情舆情监测系统(点击免费试用)显示,2025年05月10日00时至2025年05月13日14时,有关“来伊份蜜枣粽异物事件”的舆情信息约为1.6万。通过观察趋势可知,舆情于05月12日10时达到最高峰。
传播平台
该时段内,有关“来伊份蜜枣粽异物事件”的舆情主要集中在新闻APP平台,相关舆情量约占总量的34.9%,其次为社交网络(约占29.4%),短视频(约占21.4%)。
情感分析
该时段内,有关“来伊份蜜枣粽异物事件”的舆情情感倾向以负面为主,占59.2%;其次为中性舆情,占32.0%。正面舆情较少,占8.8%。
网民代表性观点
情感趋势
通过观察趋势可知,该时段内,有关“来伊份蜜枣粽异物事件”的负面舆情于05月12日11时达到最高峰,中性舆情于05月12日10时达到最高峰,正面舆情于05月11日23时达到最高峰。
IP属地分析
通过对 “来伊份蜜枣粽异物事件” 的舆情包含IP属地的信息分析发现,该段时间内,文章数排名前的地域依次是山东省、广东省、北京市。此外,IP属地为江苏省、上海市的文章数也比较多。
信息类型
该段时间内,有关“来伊份蜜枣粽异物事件”的舆情信息以原帖为主,占51.9%;其次为评论,占38.5%;转发较少,占9.6%。
推荐阅读:上市公司舆情风险监测管理白皮书(可下载)
【识微商情系统】支持全网舆情监测、口碑查询、营销效果分析等功能,点击免费试用
【文章声明】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。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,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。未经许可,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。如发现本网站文章、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@civiw.com,电话:4008299196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