舆情监测系统功能大差不差,这已经成为行业内众所周知的现状,如何在2025年选好舆情监测系统,功能价格数据量已经没有太多可比性了,行业已经进行“细节把控度”阶段。所以,下面我所聊的这3个技术细节千万别错过。
一、搭上AI快车的情感分析功能
“情感分析准确率98%”是许多舆情监测系统的宣传卖点,但实际应用中却频繁出现“褒义误判为贬义”“隐性负面遗漏”等问题。
2025年真正的AI驱动型舆情监测系统,已实现细粒度情感分析。以GPT-5、Llama 3等模型为核心,系统能深度理解上下文隐含情绪,更进阶的系统还支持情绪分类,能从负面舆情中进一步拆解出“愤怒”“失望”“担忧”等细分情绪,为企业精准定位问题根源提供依据。
比如识微商情监测系统借助AI大模型已对情感分析功能进行整体升级。
二、搭上AI快车的商情洞察功能
“监测信息太繁杂,报告生成太慢,不能速览监测主题关键信息,工作效率太低”是企业使用舆情监测系统的常见痛点。
目前,诸如识微商情监测系统这种工具已经上线AI洞察功能,能针对监测主题快速生成整体概要可视化,包括情感分布、文章类型、来源分布、媒体类型等,并自动分析整理出负面评论的需求点有哪些、正面评论可借鉴的宣发点在哪等内容供客户参考,帮助企业了解受众吐槽点,改进品牌产品;帮助企业收集正面宣发素材,复用至后续的宣传计划中。
三、突破文本局限的多模态监测功能
2025年的舆情传播早已突破文本局限,一张图片、一段短视频引发的危机屡见不鲜。若舆情监测系统仅能处理文本信息,就会陷入“看得见文字、抓不住图像”的被动局面。多模态监测已成为优质舆情监测系统的标配能力,能整合文本、图像、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进行综合分析。
尽管当下舆情监测系统对于新技术的落地还未成熟,但相比之前已经有比较大的变化,AI的发展也为舆情监测行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所以一个紧跟行业趋势的舆情监测系统,除了监测预警分析,还应深入洞察,为客户提供更多可参考的商业情报和策略建议。
【文章声明】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。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,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。未经许可,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。如发现本网站文章、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@civiw.com,电话:4008299196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