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饿了么APP内测版本更名为“淘宝闪购”引发舆论关注。此次更名源于阿里巴巴集团整合即时零售资源的战略布局,饿了么归入淘天集团后成为淘宝闪购的履约支撑。事件发酵期间,舆情在社交网络平台集中扩散,形成中性为主、正反并存的讨论态势。
一、事件概述
(1)事件背景
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自2025年起将即时零售定位为“与AI同等重要的历史性机遇”,需整合分散资源。饿了么原隶属本地生活服务集团,2025年被划入淘天集团,由蒋凡直接管理,成为淘宝闪购的履约基础设施。
阿里希望通过“淘宝闪购”统一即时零售品牌,避免饿了么、盒马、天猫超市等资源割裂。淘宝主站提供流量入口,饿了么提供运力,实现“30分钟送万物” 目标。
(2)关键节点
2025年4月30日
淘宝“小时达”升级为“淘宝闪购”,在淘宝App首页设一级入口,首日上线50 城,与饿了么深度协同。
2025年10月
骑手服装、App 图标、线下站点全面更换为淘宝橙色,饿了么公众号转发淘宝闪购内容,品牌视觉逐步统一。
2025年11月3日
饿了么App内测版本(12.0.1)更名为“淘宝闪购”,进入灰度测试阶段,仅部分安卓用户可见,标语改为“外卖放心点,美食准时达”。
2025年11月4日
苹果应用商店显示饿了么图标新增“淘宝闪购”字样,客服确认名称变更不影响用户权益。
(3)品牌回应
饿了么客服:客服回应媒体时多次强调“仅为名称变更”,用户权益、配送运力不变,称“淘宝闪购是饿了么旗下业务”。
二、舆情趋势
根据识微商情舆情分析系统(<<<点击免费试用)显示,2025年11月3日14时至2025年11月4日14时,有关“饿了么APP更名为淘宝闪购”的舆情热度约为19,043。通过观察趋势可知,舆情于11月4日9时达到最高峰。
该时段内,有关“饿了么APP更名为淘宝闪购”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,约占76%,其次为新闻APP(约占12.5%),短视频(约占4.9%)。
该时段内,有关“饿了么APP更名为淘宝闪购”的舆情情感倾向以中性为主,占57.8%;其次为正面舆情,占30.7%。负面舆情较少,占11.5%。
该段时间内,有关“饿了么APP更名为淘宝闪购”的舆情信息以评论为主,占50.0%;其次为原帖,占34.9%;转发较少,占15.1%。
三、舆论分析
(1)正面信息概要
品牌升级与战略布局: 用户认可饿了么更名为淘宝闪购这一品牌升级动作,认为其反映了阿里“远场电商+近场零售”闭环战略,能与美团、京东形成三足鼎立,强调更名背后的战略意义;且业务范围从餐饮扩展到全品类,实现“30分钟送万物”,强化了本地生活服务与电商协同,突出品牌升级带来的优势。
骑手新工服设计与功能: 称赞骑手新工服采用橙黑配色、赛车服风格设计,有立体剪裁,既好看又强化了淘宝品牌色,寓意配送速度感;还提到使用专业户外面料与安全设计,优化了骑手工作体验。
消费体验与实惠: 用户认为淘宝闪购优惠多,很实惠,还可从淘宝直接进入,节省手机内存,且未来能享受更泛化的极速配送服务,强调消费体验的提升。
品牌辨识度提升: 指出骑手换上橙黑新工服后比以前更有辨识度,淘宝闪购这个名字听着比饿了么顺耳,在街头能一眼认出骑手,突出品牌辨识度的提升。
市场竞争格局优化: 认为淘宝闪购的出现能避免美团一家独大,对消费者是好事,强调市场竞争格局优化带来的好处,表达对新品牌的支持。
(2)负面信息概要
饿了么APP更名为淘宝闪购,用户难以接受: 用户认为“饿了么”名字朗朗上口、有创意、亲切且符合外卖属性,已被用户接受,而“淘宝闪购”商业味重,改名后易与淘宝内的闪购功能混淆,导致用户不满甚至打算卸载。
骑手工服设计不合理,引发多方不满: 骑手工服被指像移动广告牌,有过多品牌logo,又丑又花里胡哨,影响骑手尊严,且骑手可能需花钱购买工服却未得到相应广告费和保障。
使用优惠券点外卖被封号,用户认为平台“玩不起”: 用户在闪购使用优惠券点了两次外卖就被封号,觉得平台不合理,损害了自身权益。
平台优惠券变小、补贴力度不如从前: 用户反映现在平台的优惠券变小,没有之前的大额优惠,百亿补贴未达到预期优惠力度,影响用户的消费成本和体验。
改名后外卖迟到,影响用户体验: 用户在饿了么改名后遇到外卖迟到一小时的情况,导致用餐时间被耽误,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生活安排。
推荐阅读:
【识微商情系统】支持全网舆情监测、口碑查询、营销效果分析等功能,点击免费试用
【文章声明】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。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,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。未经许可,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。如发现本网站文章、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@civiw.com,电话:4008299196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