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9月预制菜吐槽到11月“被算计”言论引爆二次对战!罗永浩下最后通牒逼华杉公开道歉,扬言“不道歉就曝光录音”,华与华被质疑成“客户危机加速器”?西贝涨薪设“委屈奖”刚想翻篇,却被品牌顾问一把拽回舆论漩涡,这场牵扯餐饮诚信、公关专业性的口水仗到底怎么回事?
本文梳理整个事件前因后果、舆情数据和舆论观点,以便速览事件全貌。
一、事件概述
(1)事件背景:9月“西罗之争”
2025年9月10日,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西贝:“好久没吃西贝了,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,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,实在是太恶心了。”
9月11日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硬回应“西贝绝对没有预制菜”,并表示要起诉罗永浩。
9月11日晚,西贝品牌顾问、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在社交媒体上力挺西贝:“西贝是拼了老命要把菜做好的企业,贾国龙又是极其爱惜自己羽毛的人,罗永浩这样的污蔑,他绝对受不了。”
9月12日,华杉进一步发文:“西贝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企业之一,遭到这种网络黑嘴的网暴,老板选择硬杠,一定要辩个清楚明白,这也给习惯于忍辱负重、苟且偷生的好人做了一个示范。”
9月14日,罗永浩在直播中炮轰华与华,“收着6000万咨询费,就教西贝用这套话术糊弄人?”
9月15日,罗永浩发文称“华与华的老板已经跟我道歉了,这件事可以过去了”,第一轮争议暂告一段落。
(2)事件再起:11月“被算计”言论
2025年11月19日,西贝官方确认对一线员工全员涨薪,人均500元/月,并设立“委屈奖”,回应此前员工因舆论风波遭受的“网暴”。
11月25日中午,华杉转发博主“奥卡姆剃刀”关于西贝的帖子并评论:“西贝是中国餐饮业的天花板,无论对顾客还是对员工,都是诚心诚意做到极致。被诱入黑白颠倒的网络罗刹国,被人算计。西贝坚持自己的华夏子弟精神,不苟且偷生,凭仁义立世。”(目前博主设置为“一键防护”,关闭评论功能)
(3)舆论发酵:罗永浩强硬回应
11月26日凌晨,罗永浩转发华杉博文,并发出“三连问”:“谁诱的?谁算计了?你想干什么?说不清楚我就公布录音了。”
11月26日中午,罗永浩再次发博,明确表态:“西贝正在整改,这次跟西贝无关,这次是我和华杉之间的事。华杉这次再跟我私下道歉已经不管用了,必须公开道歉。”
并发出最后通牒:“今天下午六点之前,如果华杉没有在微 博公开道歉,未来中国的市场公关行业应该不会有人再记得华与华了,只记得罗与华。”
(4)相关方回应与行动
华杉方、西贝官方尚未就目前争议发表正式声明。
二、舆情趋势
根据识微商情舆情分析系统(<<<点击免费试用)显示,2025年11月25日12时至2025年11月26日14时,有关“罗永浩开战华杉事件”的舆情热度约为19,389。通过观察趋势可知,舆情于11月26日13时达到最高峰。在统计时间内,华杉方面没有给出回应,但无论回应与否都会产生新的话题,预计届时会出现一个新的热度高峰。
该时段内,有关“罗永浩开战华杉事件”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,约占60.9%,其次为新闻APP(约占33.8%),短视频(约占3.1%)。
该时段内,有关“罗永浩开战华杉事件”的舆情情感倾向以中性为主,占58.4%;其次为负面舆情,占29.4%。正面舆情较少,占12.2%。
该段时间内,有关“罗永浩开战华杉事件”的舆情博文以评论为主,占63.7%;其次为原帖,占18.6%;转发较少,占17.7%。
三、舆论分析
(1)正面信息概要
优质贴心的顾客服务(尤其是亲子友好服务):用户称赞西贝的服务特别好,针对儿童提供免费冰淇淋、炒米、山楂条、糖果、气球等小食和赠品,设置等餐画画送玩具的互动环节,儿童菜品基本款价格亲民。以真实的使用体验传递服务优势;语气带有日常分享的亲切感,自然流露出对服务的认可。
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正面形象:用户认为西贝作为本土餐饮企业,提供大量就业岗位、依法纳税,是正能量且有文化底蕴的企业,将其行为视为爱国的表现,从宏观角度塑造企业的正面形象。
透明诚信的经营理念:用户认可西贝对预制菜的坦诚态度,认为其不忽悠、不撒谎,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堂堂正正卖产品,尊重消费者选择权。
卫生干净的就餐保障:用户提到西贝的卫生状况良好,认为其在卫生方面表现不错。
(2)负面信息概要
华与华作为公关/咨询公司,操作失误激化客户危机:华与华在西贝预制菜风波已趋平息时,发表“西贝被算计”言论,反而重新点燃舆论战火,被指“给客户挖坑”“神助攻搞垮西贝”,严重损害客户品牌修复进程。
西贝高价售卖预制菜却冒充现制菜,欺骗消费者:西贝将预制菜/冷冻食材伪装成现制新鲜菜售卖,价格高昂,消费者感觉被欺骗,质疑其性价比与诚信。
华与华被质疑专业性差,营销咨询能力不足:华与华被指“水平低下”“不懂以和为贵”“策划失败公关”,收取高额咨询费却提供反效果服务,被认为是“忽悠公司”“骗子公司”。
罗永浩与华杉/西贝的冲突引发舆论对立,双方行为被质疑:罗永浩通过“公开录音”“下最后通牒”等方式硬刚华杉,被指“网络霸权”“炒作流量”;华杉则被批“没事找事”“嘴硬不道歉”,双方冲突导致舆论分裂。
预制菜本身的安全性与性价比问题引发广泛担忧:消费者对预制菜的“冷冻储存”“高价格”“营养流失”“儿童食用风险”等问题表示不满,认为预制菜“不如现制菜”“不值得高价购买”。
干货推荐:
企业家个人IP打造的利弊:公司高管如何做好声誉管理?(可下载)
【识微商情系统】支持全网舆情监测与分析、口碑查询、营销效果分析等功能,点击免费试用
【文章声明】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。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,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。未经许可,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。如发现本网站文章、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@civiw.com,电话:4008299196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。
